欧盟与世贸组织将在明年底前,决定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。如果中国取得这项认可,将会降低欧盟对中国进口商品强行征收反倾销税的机会。
出于自身利益考虑,欧洲各国围绕这一议题立场分化。例如,意大利、西班牙和法国倾向于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。荷兰、比利时和英国可能支持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待遇。
有外媒评论认为,在这场辩论中,德国的立场至关重要。德国因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获利丰厚,可能不愿针对这一议题挑战中国。
“在未来几天和几周,我们肯定将就市场经济地位进行更多听证。”一名熟悉中美和中欧贸易谈判的知情人说,“但美国若将其授予中国,我将感到意外,特别是明年有总统大选。”
《金融时报》报导说,中国是大多数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热门靶子。欧洲商业团体委托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(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)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,市场经济地位将导致中国出口飙升,欧盟生产品的损失会使其国内生产总值(GDP)下降1到2个百分点,进而损失170~350万个就业岗位。
《金融时报》认为,近期,中国争议性拯救股市的计划、不及市场预期的国企改革蓝图以及人民币意外大幅贬值,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政府的公信力,令西方政客更难以宣布中国目前是市场经济。
不过在中国方面看来,中国经济近年来虽然减速但仍远高于大部分西方国家,这些国家担忧被赶超,所以竭力唱空并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,“市场经济地位认定”或被一些国家作为制衡中国的武器。
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(Joerg Wuttke)今年在受访时就说,欧盟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,“我们商界做好主要的98%,剩下的这1%至2%留给政治家去解决。”